名称:
描述:
公开/私有: 公开 私有
标题:
描述:
公开/私有: 公开 私有
检索词: 牟钟鉴 , 检索到: 19 条结果, 检索时间: 0.062 秒 , 排序选项: 排序方式: 隐藏分类导航


    主题

  1. 中国 (6)
  2. 研究 (4)
  3. 儒学 (3)
  4. 儒家 (2)
  5. 现代 (2)
  6. 《道德经》 (1)
  7. 丁冠之(1932-2010) (1)
  8. 佛教史 (1)
  9. 史学家 (1)
  10. 哲学思想 (1)
  11. 孟轲 (1)
  12. 学术会议 (1)
  13. 宗教史 (1)
  14. 宗教学 (1)
  15. 庄子 (1)
  16. 思想史 (1)
  17. 文化研究 (1)
  18. 本书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 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 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 集历代儒家学者的仁学智慧, 尤其彰显孟子和谭嗣同弘扬仁学的贡献, 参考当代新儒家和儒学研究学者对仁学的思考, 广泛吸收诸子百家和西学之长, 面对现今时代的种种问题, 探索仁学的新理论形态, 提炼出新仁学的三大命题、十大专论。三大命题: 以仁为体, 以和为用 (新仁学的体用论); 以生为本, 以诚为魂 (新仁学的生命论); 以道为归, 以通为路 (新仁学的大同观)。十大专论: 仁性论、仁修论、仁德论、仁志论、仁智论、仁礼论、仁事论、仁群论、仁力论、仁艺论。同时, 本书运用新仁学回应当代人生困境、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国民教育、文明对话、生态文明的挑战, 充实新人文主义的内涵, 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19. 本书认为, 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三个学科的本旨看, 社会学是重心, 人类学是视野, 民族学是根基, 三者都研究人类社会及文化, 都主张通过实地调查来进行研究, 因而都属于广义的社会学, 即大社会学, 费孝通社会学强调的就是三者的融合。本书分六个部分, 对费孝通的学术研究轨迹、费孝通重建与创新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贡献、费孝通与中华文化、民族宗教学及新仁学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尤其对费老提出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进行了阐述, 并依据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推出文化多元 (1)
  20. 老子 (1)
保存至书单:
1.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K825.72=49/46
2.
君子人格六讲 已借38次.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B825-49/326
3.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B929.2/59
4.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B222.05/213
5.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已借19次.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G122/102
6.
丁冠之先生纪念文集 已借1次.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K825.81=76/12
7.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中经录音录像中心   出版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非书资料 , 索书号: B223.1/1
8.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中经录音录像中心   出版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非书资料 , 索书号: B958/1
9.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 索书号:
10.
著者: 牟钟鉴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1
文献类型: 仓山图书 , 索书号: B2-53/2